今年1月3日,财政部制定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台,并于3月1日起开始施行。
相关专家表示,与此前已实施5年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相比,新颁布的《办法》可谓全面升级,不仅概念更准确、主体更明确、原则更清晰,且制度建构更加合理规范。可以说,《办法》适应社会治理创新的大势,以制度形式将政府购买服务推入新的历史阶段。
从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至今,政府购买服务已经逐渐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供给以及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
作为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牵头部门,财政部及时出台政策进行指导,明确经费保障原则,理顺工作机制,对有效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关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12月发布《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来,财政部立足改革的不同阶段和任务,相继出台了《暂行办法》《关于做好事业单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的意见》《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等一揽子内容日趋细化、侧重点不同的政策保障制度。特别是《暂行办法》的出台,对政府购买服务的主体、对象、内容、程序、预算管理、绩效和监督管理作出了制度规范。其施行以来,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有的地方和部门购买内容泛化、对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把握出现偏差、绩效管理薄弱等。因此,有必要对《暂行办法》进行完善,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硬化制度约束,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管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介绍《办法》时如是说。《办法》共7章35条,分别对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购买内容和目录、购买活动的实施、合同及履行、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分章作出明确规定,是对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各个环节的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仔细研读《办法》不难发现,聚焦当前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的“痛点”和“堵点”,新办法逐一“对症下药”。上述负责人以《办法》提出的政府购买服务内容“负面清单”举例,“实践中,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出现泛化现象。2016年前后,一些地方和部门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举债融资问题一度比较突出,存在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用工等问题,还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将本该由自己直接履职的事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外包出去,转嫁工作责任。”他指出,为此,《办法》特意明确6类事项不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内容,也就是现在形成的“负面清单”。
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记者了解到,财政部继2018年印发指导意见并召开全国座谈会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后,2019年,持续抓好试点推进工作:6月在天津召开了10个试点地区座谈会,对试点工作进行了中期督导;8—9月,赴河南省、深圳市开展了实地调研督导。试点过程中,河南、贵州等7个试点地区制定出台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其他试点地方也对工作开展进行了专门部署。到2019年年底,10个试点地区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进展顺利,基本完成试点任务,为探索加强政府购买服务财政绩效管理、深入推进第三方评价工作积累了有益经验。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各试点地区共选择在26个省直部门、31个市(州)、59个县(区、市)开展试点,试点项目不少于190个,涉及财政资金约73亿元。
“在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各试点地区大多选择在部分省直部门和地市同时开展试点,侧重选择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资金量较大、社会关注度高的公共服务项目,总体来看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财政部综合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政府公共服务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有力促进了第三方评价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形成了对绩效评价的有效实现形式的积极探索,以评价促管理初显成效。
重点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工作进一步推开
近年来,从各地实践看,我国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逐渐扩大,覆盖领域更为丰富,从政府履职所需服务逐步向公共服务扩展,从最初的环卫清扫服务向公共法律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等领域延伸。今年新颁布的《办法》明确提出,“政府购买服务应当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改善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的项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财政部会同中国残联扩大政府购买助残服务规模,会同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住建部等部门研究深入推进相关行业领域政府购买服务改革工作,各地结合实际,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开展典型项目,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加。
河南省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和谐。湖北、广西等地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试点,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宜昌市试点小区的群众满意度从试点前的64%提高到试点后的86%,柳州市试点小区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后,租金收缴、日常维修等工作完成效率远超历年同期水平。深圳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公园绿地管养服务市场化供给,提高了服务专业化水平,同时相应将公园管理中心事业编制由500多人缩减到173人。
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积极作用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对于引导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控工作,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中,凡是属于政府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都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交给社会力量承担。”财政部综合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各地针对疫情防控及企业复工复产等迫切需要,在心理疏导、防疫知识培训、法律服务等方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安徽、浙江、湖南等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企业因疫情原因导致的违约和纠纷提供法律服务,降低法律风险。湖南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整合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力量,针对疫情全天候提供线上疏导服务。浙江省温州市通过政府向专业机构购买心理咨询等服务,及时为复工人员及其子女提供心理方面的咨询、解答、疏导,加强特殊时期心理干预。安徽省安庆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区及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专业防疫知识培训,满足了社区及企业防疫专员的需求……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继续支持各地各部门在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用好、用活政府购买服务政策,助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上述负责人说。